宿阳朔山寺
蓝智〔明代〕
晚景孤村僻,松门试一登。
秋山黄叶雨,古寺白头僧。
坏壁穿新竹,空床覆旧藤。
宦情与禅意,寂寞共寒灯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黄昏时分,村庄的景象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孤寂宁静;我来到阳朔山寺的门前,试着进去看看能否留宿。
秋日的山中,细雨纷飞,落叶如雨;古旧的寺内,传来阵阵白发僧人悠扬的经文声。
寺院内残破的墙壁已经逐渐坍塌,新生的竹子透过裂缝茁壮成长,直挺挺地穿墙而出;禅床空空荡荡,上面覆盖着老旧的野藤。
既有宦情之愁,又生禅意之境;陪伴“我”左右的,只有一盏寒灯与无边无际的寂寞。
注释
宦情:做官的心情。
简析
《宿阳朔山寺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孤村古寺的寂静画面:诗人独登松门,见秋山黄叶、细雨蒙蒙,古寺中白头僧侣静坐。破壁旁新竹穿出,空床上旧藤覆盖,透出荒凉与岁月的痕迹。尾联将宦海浮沉的寂寥与禅意融合,以寒灯映照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。全诗意境深远,情感含蓄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,有难以排遣的荒凉落寞之感。
蓝智
元明间福建崇安人,字明之,一作性之。蓝仁弟。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,绝意科举,一心为诗。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,以清廉仁惠著称。其诗清新婉约,与兄齐名。有《蓝涧集》。 349篇诗文 4条名句
青杏儿·秋
朱栴〔明代〕
午枕梦初残,高楼上,独凭阑干。清商应律金风至,砧声断续,笳音幽怨,雁阵惊寒。
景物不堪看,凝眸处愁有千般。秋光淡薄人情似,迢迢野水,茫茫衰草,隐隐青山。
艾子教孙
《艾子后语》〔明代〕
艾子有孙,年十许,慵劣不学,每加榎楚而不悛。其子仅有是儿,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,责必涕泣以请。艾子怒曰:“吾为若教子不善邪?”杖之愈峻。其子无如之何。
一旦,雪作,孙抟雪而嬉,艾子见之,褫其衣,使跪雪中,寒战之色可掬。其子不复敢言,亦脱其衣跪其旁。艾子惊问曰:“汝儿有罪,应受此罚,汝何与焉?”其子泣曰:“汝冻吾儿,吾亦冻汝儿。”艾子笑而释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