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从前郑武公想要征伐胡国,所以就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,以此来使胡国国君心里高兴。于是问大臣们说:“我要用兵,可以讨伐谁?”大夫关其思回答说:“可以讨伐胡国。”郑武公大怒并且骂了关其思,说:“胡是我们兄弟之国,你说讨伐它,什么意思?”胡国君主知道了这件事,把郑国君主当做自己的亲人,就不再防备郑国,郑国攻打胡国,占领了它。
注释
郑武公:春秋时郑国的国君。
伐:征伐。
胡:春秋时胡国。
昔:从前。
故:故意。
妻:嫁。
娱:使......快乐。
大夫:官职名。
这篇短文讲述了郑武公利用智谋,通过先嫁女给胡国君主以麻痹其警惕性,然后故意在群臣面前斥责提议伐胡的大夫,进一步迷惑胡国,最终趁机袭取胡国的故事。文中展现了一场高明的政治军事谋略,揭示了在国际关系中,利益至上、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,以及政治斗争中的狡诈与多变。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学而》)
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(《里仁》)
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
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(《泰伯》)
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(《子罕》)
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(《卫灵公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