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香疏影·夹钟宫赋墨梅
吴文英〔宋代〕
占春压一。卷峭寒万里,平沙飞曳。数点酥钿,凌晓东风吹裂。独曳横梢瘦影,入广平、裁冰词笔。何五湖、清夜推篷,临水一痕月。
何逊扬州旧事,五更梦半醒,胡调吹彻。若把南枝,图入凌烟,香满玉楼琼阙。相将初试红盐味,到烟雨、青黄时节。想雁空、北落冬深,澹墨晚天云阔。
注释
暗香疏影:词牌名,
姜夔自度曲。双调,一百零四字,上片九句五仄韵,下片十句四仄韵。梦窗用入声韵,然跨十七、十八两部韵。
数点酥钿:一本在此句下空四格。
凌晓东风吹裂:一本在“东风”一词后缺一字。
独:一本作“独自”。
痕:一本作“微月”。
鉴赏
“占春”三句。此言梅花乃是东风第一枝,独占众花之先,迎春而放。所以词人观赏画中墨梅,感到犹如身处在寒风刺骨,莽莽飞雪的旷野上。以视觉转化为感觉,是修辞中的通感手法,词人运用自如,不愧为“空际转身”的大家。“数点”两句。“酥”,喻花之润泽,光滑感。文同诗“新枝放花如点酥”可证之。“钿”,本为黄金制的钿花饰品,这里喻墨梅之形态。此言画中墨梅,枝头有数朵盛放,而树下已是落英缤纷,像是被清晨的春风吹落的。“独曳”句,化用林逋“疏影横斜水清浅”诗句意。“广平”,汉时郡名,东汉吴汉封为广平侯。在今河北省内。“独曳”两句言墨梅一枝斜展,其风韵,被广平君所极力推崇、赞赏。“记五湖”两句,回忆。此言词
创作背景
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。在吴文英的词作中,咏梅佳篇颇为不少,《梦窗词》中咏物词约有四十首,这首词便是其中的一篇。此词对“墨梅”的价值与特色作了形象的描绘,以寄托其政治情感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张秉戍·《历代词分类鉴赏辞典》:中国旅游出版社,1993年
2、
钱鸿瑛·《梦窗词研究,》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
简析
《暗香疏影·赋墨梅》是一首咏物词。词的上片赞墨梅;下片重在写墨梅的风骨,通过对墨梅姿态与风骨的赞美,表达不忘与外族抵抗的决心。此词既是咏本调“暗香疏影”,也是咏词题中“赋墨梅”,内容紧扣词调与词题,采用略貌取神之法,用设想、联想描绘寄托言外之意,重点不放在墨梅本身的形貌描写上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 377篇诗文 1560条名句
富人之子
苏轼〔宋代〕
齐有富人,家累千金。其二子甚愚,其父又不教之。
一日,艾子谓其父曰:“君之子虽美,而不通世务,他日曷能克其家?”
父怒曰:“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,岂有不通世务者耶?”
艾子曰:“不须试之他,但问君之子,所食者米,从何来?若知之,吾当妄言之罪。”
父遂呼其子问之。其子嘻然笑曰:“吾岂不知此也?每以布囊取来。”
其父愀然改容曰:“子之愚甚也!彼米不是田中来?”
艾子曰:“非其父不生其子。”
鹊桥仙·夜闻杜鹃
陆游〔宋代〕
茅檐人静,蓬窗灯暗,春晚连江风雨。林莺巢燕总无声,但月夜、常啼杜宇。
催成清泪,惊残孤梦,又拣深枝飞去。故山犹自不堪听,况半世、飘然羁旅!
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
李清照〔宋代〕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仿佛梦魂归帝所。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
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九万里风鹏正举。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!